全漢完整電源及微客製服務 協助實現5G智慧製造

2021-07-16

【臺北訊,2021年7月16日】伴隨5G智慧製造趨勢興起,使工廠承載的設備量體擴大、製程不斷精進,導致電力需求日益提升,且電力系統架構愈趨複雜;讓產業客戶越來越難以倚靠單一電源供應商,充份穩定地滿足廠內多元的電源供應需求,恐為工廠智慧化進程埋下隱憂。

值此時刻,向來兼具豐富產品線、一站式訂購、少量多樣出貨能力等多重優勢的全漢企業,無疑能帶給產業客戶與SI最大安定感。

 

及早布局高瓦數電源  適時化解產業燃眉之急

全漢累積數十年電源開發經驗與知識,至今已發展上千款標準品,如今憑藉這般基礎搭配微客製服務,在智慧製造領域提早布局,全面滿足產業客戶所需之各式電源方案。

早期工廠以自動化生產為前提,單靠PLC即可滿足算力需求,如今朝向工業4.0、智慧製造發展,開始融入邊緣運算需求,設置越來越多Edge Box、AI Box,使運算單元的功率需求從10~20瓦激增到150瓦以上;儘管需求提升,但仍未達到幾KK如此大量,不會吸引電源大廠投入開發對應的標準品,形成需求缺口。

所幸全漢長期致力滿足少量多樣需求,「起訂量」(MOQ)門檻相對不高,加上與國內逾七成工業電腦業者有業務往來,對工業界產品迭代趨勢有所掌握,因而及早布局,開發高瓦數的Power Adapter、Flex ATX電源、CRPS/Slim冗餘電源,適時化解客戶燃眉之急。

截至目前,全漢已提供至330W外接式Adapter,在內置式電源方面,則提供最高850W的Flex ATX電源(其中100~500W適用同一尺寸),及最高3,000W的冗餘電源(其中CRPS Redundant在550~2,400W適用相同尺寸,Slim Redundant在80~2,000W適用相同寬高尺寸)。

顯見全漢不僅擁有同業少見的產品齊全度,且儘可能讓高低瓦數產品共用相同尺寸規格,裨益客戶不需換置機箱,有助降低內部管理成本;加上產品生命週期多超過10年,足以保障工廠電力架構穩定性。

 

微客製支援  滿足多元需求樣態

進入5G智慧製造時代,全漢電源產品可望帶給客戶諸多獨特優勢。首先有能力符合IEC 61010安規要求;其次能提供完整電源方案。再者可提供微客製服務,不論客戶想要調整線材長度、配置特定Connector、添加特定通訊介面、增加防雷擊能力等林林總總需求,都能迅速滿足所需。

再者全漢與眾多工業電腦廠商緊密互動,可預先掌握產業設備發展趨勢,提前發展迎合趨勢的新產品,例如領先推出符合IEC 62368新安規、80 PLUS認證的電源。

更重要的,全漢具備豐富經驗,預見未來智慧工廠的電源需求轉趨複雜,將有不同的輸入/輸出電壓形式,不像過去僅交流電輸入,可能因結合電信電源、出現48Vdc輸入新需求。

為此全漢展開最有利於客戶的產品策略,確定「輸出行為不改」,沿用固定的硬體平台,僅透過軟體設定變更,即可支援不同輸入,使客戶加速滿足不同環境的供電需求。

此外全漢著眼於雲端及5G發展,甚早發展基板電源(Open Frame Power Supply),針對2x4(吋)尺寸架構推出65~250W產品,因應3x5(吋)尺寸架構推出65~450W產品,提供眾多的瓦數選項之餘,也推出5V、12V、18V、19V、24V及54V等多種輸出電壓選擇。

而全漢也瞄準AGV和AMR等工廠物流需求,承襲過往的車載充電器設計實力,陸續發展600W、700W的AGV/AMR充電器。

 

憑藉齊全產品與高效服務  贏得IPC大廠青睞

國際上主要工業電腦廠商皆為全漢客戶,使得全漢有機會跟隨客戶步伐,針對智慧製造應用展開布局。

許多工業電腦大廠,其自動化工廠當中的廠房、中控系統、雲端等不同區段,乃至Panel、Gateway、AGV等各種應用,皆使用全漢電源。只因同一條產線需動用多種PSU,各自對應不同功率、Form Factor條件,而全漢皆能完整提供,加上MOQ門檻低、ODM彈性大,故深得該客戶青睞。

智慧工廠解決方案版圖橫跨資料採集端、邊緣運算端、中央控制暨智慧決策端,各段所需電源產品截然不同,涵蓋Adapter、Flex ATX/ATX內置式電源、冗餘電源等多元品項,功率小從30~40W,大至1,000~2,000W皆有之,其間更有許多匹配性問題,亟需針對電源產品進行必要的調整。全漢可供應客戶齊全產品,足以滿足相容性需求;全漢亦有由PM、FAE、RD組成的專業團隊,能迅速解決微客製難題。

總體來說,智慧製造涉及多種領域,跨域合作已是必然,全漢和凌華、勤誠、中光電、佳必琪等多家策略夥伴已組成智慧5G戰隊,展開深層策略合作,目前已有多成功案例。能提供單一窗口一條龍服務、齊全產品線、微客製能量、產品可信度高,乃至能協助解決相容性問題的技術底蘊,皆是全漢贏得多數產業客戶青睞的關鍵優勢。

 

欲瞭解更多全漢產品資訊,請至:

官網

品牌產品網站

部落格

Facebook粉絲頁

LinkedIn

YouTube

或者點選 

 

hi this is over contact us
item is select